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ㄝˋㄊㄧˇㄏㄨㄛˋㄑㄧˋㄊㄧˇㄆㄞˊㄔㄨㄌㄡˋㄔㄨㄖㄨˊ:「ㄆㄞˊㄒㄧㄝˋ」、「ㄨㄚˇㄨㄞˋㄒㄧㄝˋ」。
  2. ㄊㄡˋㄌㄨˋㄒㄧㄢˇㄔㄨㄖㄨˊ:「ㄒㄧㄝˋㄌㄨˋ」、「ㄒㄧㄝˋㄇㄧˋ」。
  3. ㄈㄚㄙㄢˋㄕㄨㄈㄚㄖㄨˊ:「ㄒㄧㄝˋㄏㄣˋ」、「ㄒㄧㄝˋㄈ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1. 液體或氣體排出、漏出。
    【例】排泄、瓦斯外泄
  2. 透露、顯出。
    【例】泄露、泄密
  3. 發散、抒發。
    【例】泄恨、泄憤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泄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動]
1.液體或氣體排出、漏出。如:「排泄」。《漢書.卷二九.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隄防,終不能泄。」
2.透露、露出。如:「泄露」、「泄密」。《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
3.發散。如:「泄恨」、「泄憤」。
[名]
1.中醫上指肌肉失去收縮功能的症狀。漢.張機《匱要略方論.卷上.中風厲節病脈證並治.烏頭湯》:「筋傷則緩,名曰泄。」
2.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泄柳。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泄沓」、「泄泄」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uā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不自覺地排尿。
音讀: s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