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94 筆資料,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遼士,赫克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生於科特聖安德雷(La Cote Saint-Andre),卒於巴黎。原為巴黎醫學院學生,後來轉到巴黎音樂學院專攻作曲,研究管弦樂樂器之音色及配器法。出版西洋音樂史上第一部《管弦樂法》(1843),因此被世人稱為管弦樂配器法之父。他的音樂風格喜歡從文學中得靈感,作品多以標題音樂為主。與舞蹈有關的作品有:《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et Juliette, 1839),編舞司克賓(G. Skibine, 1955)、貝嘉(Béjart, 1966)。《浮士德的天譴》(La Damnation de Faust, 1845-1846),編舞巴蘭欽(G. B...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
|
赫吉亞斯的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吉亞斯的教育改革計畫,指早期北歐人文主義學者(Humanist)赫吉亞斯(A. Hegius, c. 1433~1498)於荷蘭德文特學校(Deventer School)所從事的教育改革工作。赫吉亞斯曾於一四六五至一四九八年間擔任德文特學校的校長(Rector),憑其優越的實踐長才,使得這所由共同生活兄弟會(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宗教團體所興辦的學校獲得很高的聲譽,並成為荷蘭及鄰近日耳曼地區的人文主義運動中心。
赫吉亞斯本人並非著名的學者,但他卻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一百到四十歲時,他才在其友阿格里科拉(R.Agricola, 1443-14... |
赫曼轉移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是太空船由一顆行星飛往另一行星之最經濟的路徑,雖非最短或最快,但最省燃料。德國工程師赫曼於 1925 年指出,與出發點之行星軌道和目標行星軌道都相切的橢圓軌道,所需的燃料和能量最少。參閱附圖。沿赫曼轉移軌道由地球飛往火星約需 260 地球日,而去回旅程別的需 2 年 8 個月,其中包括在火星上等待行星運行到適當位置之 455 天,以使返航之太空船能與地球相遇。飛抵金星則約需 146 天,去回別的需 2 年 1 個月。目前均以一種比赫曼軌道更快但耗能較多的折衷軌道發射行星探測器。
|
赫格葉海蛞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卵圓形,最大體長可達65 mm;外套膜為黑色,有許多橘黃色的脊狀隆起,通常在身體中央有三條主要的縱向脊狀隆起以及三條橫向的脊狀隆起,隆起具有許多分支,大多為白色,由主要的脊狀隆起延伸至外套膜邊緣,但有時分支脊狀隆起也會分布於外套膜中央且未延伸至外套膜邊緣,外套膜邊緣為橘色所圍繞;嗅角為橘黃色,有時稍維呈彎曲狀;腹足為橘黃色並不具縱紋;口觸手長頂端呈橘黃色。本物種雖然與蕈葉海蛞蝓有些相似,蕈葉海蛞蝓的外套膜邊緣為藍灰色,本物種則為橘黃色。
|
赫本,爾.洛伊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英國黑人舞者、編舞者。曾受教於倫敦當代舞校(London Contemporary Dance School),師從法伯(Viola Farber),也受其鼓舞,以舞作《Mindless Matter》參加1986年巴黎Bagnolet的國際編舞大賽,贏得首獎,從此他的舞團(Images Dance Company)及舞作受到舞蹈界的關注。他的舞蹈強調速度與精力,挑戰體能極限,尤其喜好透過自己的舞台設計和道具的運用,促使舞者延伸肢體、攀爬、蹦躍,充分發揮身體的潛能。其他作品如《Left of Centre》(1987)、《Tectonics》(1988)等,都是其頗受好評的作品。
Allen Robertson & Donald Hutera《The Dance Handbook》1988.
|
赫氏刺尻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ntropyge heraldi (Woods & Schultz, 1953)
體卵長型;吻鈍;體金黃色;口附近色暗;頭部具黑褐色斑駁,且具黑色波狀條紋與白點;體長可達10公分。
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
棲息於珊瑚礁區,以無脊椎動物如海膽、海參等為生的肉食性魚類。
為普通的觀賞魚。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101--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T0000000090--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T0000000111--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T0000000116--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T0000000171--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T0000000423--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T0000000319--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T0000000424--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T0000000351--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T0000000469--蓋刺魚科(Family Pomacanthidae),Angelfishes
T0000000425--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赫魯雪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赫氏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面光滑,前緣呈鋸齒狀,鋸齒粗大而尖銳,含眼窩外齒共六齒。甲殼呈青銅色,螯掌下緣色棕紅,但螯指為特別深的暗咖啡色。可動螯指彎曲呈鐮刀狀。
|
顯赫擬扇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橫卵圓形,表面分區清楚,額平直分兩葉。前側緣分4 葉,螯足極不等稱,左螯大,腕節、掌節背、外側面具突起,大螯表面的突起較粗鈍,步足密具長毛,長節、前節前緣具銳刺,指節前後緣具尖銳刺。全身呈暗紫紅色,螯足指節基部與掌部同色,基半部以後白色,步足指節尖爪乳白,步足剛毛黑綠色帶黃。
|
馬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赫波是一種傳播微小壓力變動的運動現象。在超音速氣流中,如果氣流中產生微小壓力變化時,則此微小壓力的變化或信號,就以音速(somie speed)向下游傳播(參見 zone of action 和 zone of silence)。信號到達之處或界線,稱為馬赫波。如果信號到達之處是界面(如平面或曲面),則稱為馬赫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