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78 ms
共 5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赫斯(1868-195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斯為美國著名的索引與目錄專家。她於1868年9月13日生於威斯康辛州的Milwaukee,父親為著名的醫生,家境富裕,自幼在家接受教育,並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
1889年,她的全家移居西海岸,赫斯進入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工作,負責組織該館的美國政府出版品。由於當時並無組織此類出版品的任何規則可循,她乃根據自己的邏輯體系,自行設計了一套分類表。此套分類表很快受到圖書館界的肯定,公認是當時最好的政府出版品分類法,於是美國聯邦政府印務局(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簡稱GPO)請她去擔任該局的第一任圖書館館長。她於1895年5月到華府履新,一年後(... |
馬赫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赫線和未受干擾氣流運動方向所夾的角度。
|
赫魯雪夫教育改革演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五八年九月,赫魯雪夫(N.S. Khrushchev)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幹部會議中發表公開演講,嚴厲指責蘇俄現行學制的缺點;批評教育與實際生活及生產的關係太薄弱,致使在學的學生不喜歡勞動,學習太偏重智育等等之不良結果。而另一方面,他又說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及科學化迅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革新,導致勞動性質改變,因此過去的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需要,不能培養足夠的能力以適應這些變化。赫魯雪夫也指責學校的教師,忽視學生的體力勞動,使一般學校學生養成一種職業的偏見。大部分學生對於職業的選擇都以少數職業為對象,赫氏對此特予責難。且當時的課程只是理論與事實的堆積,與學生的實際社會生活脫節,更為赫氏...
|
赫魯雪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4~1971)赫魯雪夫曾任蘇聯最高領導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等重要職位。在冷戰期間,赫魯雪夫領導蘇聯與歐美西方國家對峙,也在西元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中,將飛彈部署在古巴,此事成為引發蘇聯、美國與古巴之間嚴重政治軍事危機的導火線。1964年布里茲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等發動十月政變,赫魯雪夫辭職下臺。
|
赫爾默特分區平差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差時,先分別解算最低層級之網形,再對由共同點所組成之次低層級網實施平差,如此逐級解算直到擴及整網為止。
|
赫恩氏小體溶血性貧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血球內,因血紅素異常,失去溶解度而形成細胞內涵體。在先天的血紅素異常疾病患者常可看到。然而在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引起中毒時,紅血球內或近胞膜處亦可形成。乃直徑1至2微米的折光顆粒。當暴露大量化合物,而出現大量赫恩氏小體時,為溶血性貧血的先兆。
|
暵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暑氣炎熱逼人。唐.沈佺期〈被彈〉詩:「是時盛夏中,暵赫多瘵疾。」
|
薰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焰很盛。唐.張九齡〈南陽道中作〉詩:「茲邦稱貴近,與世常薰赫。」
|
赫柏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二九年哈伯利用光譜測量許多星系,結果發現許多星系逐漸遠離我們太陽系,整個宇宙不斷的在膨脹。哈伯提出星系遠離的速度與它和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即稱為「哈伯定律」。
|
波赫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波赫騰(Percjten)為奧地利之薩爾玆堡(Salzburg)與提羅爾(Tyrol)兩地方之一種由男子組成之假面舞者隊伍,表演驅逐冬天迎接春天之儀式。波赫騰之名,取自神秘老婦人波赫妲(Perchta Berchta或Percht)。此一舞隊,均在每年一月六日波赫妲日表演。有時亦在四旬齋開始之前一日(Shrove Tuesday)表演。舞隊分為兩組,一組為「美好的波赫騰」(Beautiful Perchten),一組為「醜惡的波赫騰」(Ugly Perchten)。舞隊走過大街小巷,穿過田野。遇有田莊,即停下來表演。有時進入人家,大搖身上佩帶之鈴鐺,隨行者並吹號角,敲打皮鞭,搖動嘎嘎器,...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