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1 ms
共 5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喧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勢、權威盛大。如:「那富豪家族的財勢喧赫當世。」
|
馬赫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所造成的擾動,以波的形式,用聲音的速度相對於流體往外傳遞。若此物體之運動速度大於聲音的速度(稱為超音速),那麼在時間序列下,波動往外傳遞所造成之漸近線,稱為馬赫波。如下圖所示,一物體以兩倍的聲速往右移,波動的軌跡在時間序列下,形成角錐形的漸近線,在馬赫波所造成的角錐內,流體會感覺到物體之運動,在角錐外,則無法感覺到物體之運動,此種特徵異於低音速(subsonic)流場的特性。另請參見作用區(zone of action)和超音速空氣動力學(supersonic aerodynamics)。
|
赫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女人的髮型。源於美國電影明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電影「羅馬假期」中的裝扮。此種髮型的特色是短髮、削薄,令人感到清爽和亮麗。
|
赫爾巴特的形成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爾巴特(Johann F. Herbart, 1776~ 1841)的形成說,否認人有種種的官能(faculties),以及只靠科學發展心靈與道德的說法。赫爾巴特認為教育不是由內向外的開展過程,也不是官能的訓練。教育是靠外在提示教材,形成觀念的聯合作用,而強化學生的心靈。心靈本來空無所有,全靠教學的作用,由外而內供給材料得以形成。
赫爾巴特指出,人類的心靈不過是對外界眾多的真實刺激,所做的種種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稱為表象(presentations)。心靈隨時會應外界的材料而生新的表象,舊的表象的強度也就漸次減弱。形式訓練說主張的心靈官能,如注意、記憶、思想、知覺、情緒等其... |
赫克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克爾(1707~1768)係十八世紀德國的神學家及教育家。赫克爾出身教育家庭,因為他父親即是一位教師。赫克爾曾經就讀過埃森(Essen)古文中學;畢業後,就讀當時德境內偏重科學研究與教學的哈勒大學(Halle University),卒業之後,曾經擔任哈勒大學附屬學校(Halle Padagogium)的職務,負責教授化學、解剖學、生理學、古典文學及希伯來文。一七三五年 ,赫克爾移居波茨坦(Potsdam),出任當地學校視導並擔任教會工作。一七三九年起,參與柏林教會工作,積極推行貧苦兒童的教育。一七四七年,赫克爾首創偏重科學課程的唯實中學(Realschule),為未能進入古典語文中學的...
|
赫米特矩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矩陣 ,或其中的矩陣元具有下列性質者:
(Qij)=(Qij)*=(Q†)ij,則此矩陣稱為赫米特矩陣。式中: Ψi, Ψj為函數;Q為算子,Q†亦為算子,係算子 Q 的厄米伴隨(Hermitian adjoint)。 |
馬赫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理論上說,指在流體介質中超音速運動的無窮小質點所發出的錐形震波;它是馬赫線的軌跡。
2.尖頭細長體所產生的錐形震波,如高速飛機頭部的那種震波。 |
赫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漢中期以後流行的薄紙。後借指紙。《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武發篋中有裹藥二枚,赫蹄書。」
|
赫赫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著、光榮的名聲。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上.先賢士女摠讚.身殞朝傾》:「臨州郡雖無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也作「赫赫有名」。
|
赫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明盛大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也作「赫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