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芬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lsinki University Library
作者: 毛慶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也是芬蘭的國家圖書館,雖然有大學圖書館之名,主要職責也以滿足赫爾辛基大學內部的研究教學為主,但是其實際運作,多半和國立圖書館有關,各系所圖書館和其沒有隸屬的關係,1974年成立的大學部圖書館是其中唯一和赫爾辛基大學有直接關係的。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成立於1640年的吐庫學院(Academy of Turku, Abo)圖書館,1707年得到瑞典芬蘭國王的許可,所有瑞典及芬蘭地區的出版品都必須送一分給吐庫學院圖書館,根據現存的1755年目錄顯示,當時的館藏已經超4,000冊。
  1827年的一場大火,將整個學院及圖書館化為灰燼,圖書館的40,000多冊館藏全部燬滅,只剩下流通在外的489冊倖免於難,逼得該學院及圖書館於次年遷往赫爾辛基;向外採購的速度,遠不及國內32,000名有案可稽捐贈者的熱情,國外的捐贈也不絕於途,其中最有名的算是俄皇尼古拉一世,聖彼得堡的科學院及俄國境內的各大學也盡最大努力幫助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重新站起來。
  現在的圖書館館舍完成於1840年,當時已有50,000多冊的書,和大火之前的館藏相比,這些捐贈為主的圖書,雖然對學者的研究工作助益不大,但是在數量上的確多出10,000冊。1820年至1917年之間,芬蘭歸帝俄統治,有權要求帝俄的出版品呈繳到館,這些出版品於1924年單獨成立了斯拉夫分館。
  遷移至新館後,外文資料和芬蘭本土的資料是分開存放的;1893年,大閱覽室及參考館藏開放供民眾閱覽,半圓形書庫於1906年建成,1908年將外國及本國的目錄開放供大眾使用。
  1918年芬蘭獨立時,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已經超過300,000冊,1930年代,它的書庫面臨爆滿的危機,必須找尋解決之道,但是直到1950年代才於赫爾辛基東北方140公里另建書庫,總長度超過110公里的書架,才勉強足夠應付今日2,000,000多冊的圖書。
  它的館藏分為6部分:一般館藏、國家館藏、特藏、斯拉夫圖書館、科學圖書館、以及大學部圖書館。共有216位工作人員,1991年的預算高達13,653,800芬蘭馬克,其中有7,910,000芬蘭馬克用於採購資料。
  1972年在編目作業上採用電子計算機,1977年用於編製國家書目,1990年對外發售光碟版的國家書目;1989年秋季正式啟用整合性圖書館系統(VTLS),採用惠普3000/950機型,舊的目錄也將逐步轉換為機讀格式。
  將國家圖書館的任務加諸於大學圖書館之上,似乎是件奇怪的事,但是芬蘭人卻習以為常,並且不擬跟著挪威的模式,立法強加分開,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並不凌駕於其他圖書館之上,也沒有任何意圖如此做,圖書館的影響力來自於它的服務,而不是由法律賦予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芬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