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8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張,是一種觀念和信仰的形態,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學說。如資本主、寫實主
國家主;國民樂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文流派名。國民樂派是指十九世紀中期在歐洲和俄國地區的一群音樂家,他們為了強調自己國家或種族的文化認同,儘量採用本國的民謠旋律或節奏作為音樂創作的素材及內容。其實使用民謠旋律作為音樂創作的素材在十七、十八世紀時已被很多作曲家採用;但國民樂派的作曲家採用民謠為素材的動機,卻含有一層文化及政治的意識,例如浪漫派後期波蘭音樂家蕭邦(F. Chopin, 1810-1849)所作的波蘭舞曲是有音樂家個人的政治意圖,一直到俄國作曲家葛令卡(M. Glinka, 1804-1857)的歌劇《沙皇的一生》(A Life for Tsar, 1856)推出後,把浪漫派和國民樂派才明顯地劃分出來。《沙皇的一生》...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舉動。《儒林外史》第九回:「所以婁公子這一番舉,做夢也不得知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想開個小小女學堂,但只也要三千塊左右,那二千多竟沒處設法。你可能籌畫籌畫,贊成此番舉?」
馬克思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思主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而創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主要以唯物主角度所編寫而成。馬克思主理論體系包括三部分,即馬克思主哲學、馬克思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領而非親生的兒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父母染病雙亡,張員外認我為子,抬舉得成人長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無措,父妻商議,情願出繼與鮑文卿名下為子,改名鮑廷璽。」也稱為「男」、「兒」。
反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中的反智主包括兩種涵:一指限制開放性探究(open inquiry)、心靈探索問題之自由及教學自由的傾向,特別是當代的一些極權政府中所推行的「反智主」,其所反對的是當道者所認可之智識以外的所有智識,其目的主要對受教者的思想,進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指對現代教育的一種批判,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的階段出現的;現代教育中常有以細瑣、實用的程序及孤立的片斷資訊,來取代傳統較富學術性及追求真理本身為目的的智識性教育傾向,反對者因而常將此種傾向稱為「反智主」。
  反智主的形成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宗教方面的因素有時便會造成前述第一種涵下的「反智主」。例如基督教在歐洲興起初期...
形式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注重形式條件,而忽略內在實質精神的思想潮流。如:「如今社會形式主倡行,大家多用權勢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這種觀念需要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詞表達的意
引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本引申發展而產生的意。如「向」字本為向北之窗,而「對著」、「向著」等,皆從本引申而出的意
背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守信用、背棄道。如:「這種事可做不得,做了豈不成了背信棄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