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什麼識最有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識最有價值」,係長久以來人文主義學者作為評量課程價值的標準。在身心二元論中,認為感官困於物性,而心靈則由於其非物質性與精神性而受到重視。因此,心靈學科用文法、修辭與邏輯等三藝,比需經由感官才能學到的學科如科學及技藝等,較具價值。
  十七世紀以來,由於現代科學的蓬勃發展,使衡量學科價值的規準也有所修正。第一位以功利學說將學科價值做等級排列的學者,為英人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斯賓塞發表的論文〔什麼識最有價值?〕刊登於一八五七年的〔西敏寺〕(Westminster)雜誌,該文受英國功利主義之影響,並且接受達爾文進化論的主張,而將有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自然生滅演變之理,而能隨遇而安。《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命不憂。」《文選.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命亦何憂。」
2.語本《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天命。」。後以命指五十歲。晉.潘岳〈夏矦常侍誄〉:「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命,中年隕卒。」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命,位止方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演算式中需要進一步運算才能確定的數,稱為「未數」。如2x+1=5中,x是未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名很大,為人所。《後漢書.卷五六.王龔傳》:「由是後進名之士,莫不歸心焉。」唐.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詩:「毋令管與鮑,千載獨名。」
2.聞姓名或聲名。宋.梅堯臣〈雜詩絕句〉一七首之七:「岸傍草樹密,往往不名。」
3.告姓名。《禮記.曲禮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激遇。唐.李商隱〈為滎陽公上西川李相公狀〉:「空吟風水,感懷戀。」
2.外在客觀的環境或事物,通過感官接收,所引發的感覺與覺反應。
無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的全部說出來。如:「你想道什麼儘管問,我無不言。」
法犯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法律而故意犯法。《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爺,法犯法!」《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你二位是有功名的人,誣告一個罪,硬出頭一個罪,聚眾一個罪,噪鬧衙門一個罪。法犯法,這還了得!」
覺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德拉(John Goodlad)為了釐清課程決定的各層次關係和說明課程概念體系,曾區分了五種課程:理想課程(ideal curriculum)、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覺課程(perceived curriculum)、運作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和經驗課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所謂覺課程乃人們心裡所感、所體會的課程,是屬於人們心靈中的課程。官方所公布的課程或學校所揭示的正式課程,於實施當中會受到實施者覺和體會的影響,而使得實施結果亦受到影響。教師和家長們所體會到、覺到的課程,與官...
痛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失去己的朋友而哀痛。
白守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明的可貴,而寧以塵暗自守。語本《老子》第二八章:「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比喻不自炫燿。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七.東坡二》:「孔公之堂名虛白,蘇子堂後作圓屋,堂雖白矣庵自黑,白守黑名曰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