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悉某件事的內情。法律有情自首、情故縱等條文。《三俠五義》第八一回:「只因這宗事,小人情。聽見人說:『情不舉,罪加一等。』故此小人前來在相爺跟前言語一聲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會道、會明白。例:恁深个問題,佢哪會。(這麼難的問題,他怎麼會。)
2.其後接人稱代名詞,如:你、佢等,表示怎麼會道。例:恅著佢在屋下,仰會佢一早就出門了。(以為他在家裡,怎麼道他一早就出門了。)
死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生死如何。《紅樓夢》第四回:「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死活。」
2.不利害,冒昧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無才關勝,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這個兒子,如今不死活,鬧了事,又到東洋去,忍心掉下我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的話。
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否可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可否?』」
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教學是指將認心理學之原理、方法、測量等應用於教學設計及教學中。認教學的進行常需先分析學習材料,確認學習材料時的認歷程,並比較專家(expert)及生手(novice)在認歷程中的差異,再根據這些資訊設計適當的教學策略,採用認心理學常用的方法評量教學後之成果。
  傳統受行為主義影響的教學取向,認為學習是由增強後的不斷練習所產生的行為改變,因此教學的重點在刺激出現後,針對正確的行為反應設計加以增強。認取向的教學則強調個人即使沒有外顯行為的練習或增強,也可由建構新的意義、新的解釋而主動地改變對經驗的覺。因此教學的原理不是在學習者的腦裡填充識,而是要使學習者處在一種...
荀子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在識論上經驗與理性並重,其說主要見於〔解蔽〕、〔正名〕。他一面提出「學不可已」、「辨合符驗」的呼籲,強調積習經驗的重要;另一方面也主張「心有徵」、「通統類」的理論,肯定心主動認與推理的功能。
  根據荀子學說,求當由經驗積習著手,如〔勸學〕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意即憑空臆想不如切實求學。在此需注意的是荀子所謂「學」是指複雜的文化經驗,而不是指單純的感官覺。所謂「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誦經讀禮目的在積善成德,為學目的在成為品格完美的人。以此可說道德之在荀子識論中,是首要識。道德識不...
背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識一詞的使用,主要是指我們要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所需要的先備識;或是指我們在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將此理論或學說,置於我們自己的識體系之內。
  正如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認為:純觀察或實驗是不存在,雖然在我們設想的假設之前都有過一些觀察,但這些觀察總是要預先假定採納了一種參考框架、理論的框架。而這個預先已存在的參考框架,便是所謂的「背景識」。
  波帕的學生兼同事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推廣了波帕對背景識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識。唐.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辭其親,甘窮餓而樂別離者,豈有二事哉!篤守道而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曉得名字。如:「星期日我們一家出去郊遊,一路上見到許多不名的花草、樹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