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枯樹逢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由:通「猶」。
瞿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十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沙彌和沙彌尼所受的十條戒律,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聽視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沙彌十戒法并威儀〉:「汝今已受沙彌十戒竟,當盡形壽頂戴奉持。」
悚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三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經藏是指以佛說法的形式創作的典籍;律藏雖同是以佛說的形式,但內容都和戒律有關;論藏是佛弟子或後世論師闡釋經義的作品。宋.承遷〈金師子章序〉:「設有說道超他,入經藏,對三藏勝論議人否?」(2)三藏法師的簡稱。參見「三藏法師」條。唐.閻朝隱〈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證聖年中奉敕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華嚴經。」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到在律寺中對於說法和住持多有不便,道一才開闢荒山另建叢林,然而還沒有規章制度;懷海乃折衷大小乘的戒律,制定禪院清規。禪院的最大特點是不立佛殿,只設法堂,表示佛祖親自囑咐,以現前的人法為重。又規定以具道眼的禪僧為化主,稱為長老,住在方丈;參學的大眾,都住在僧堂;長老說法,兩序雁行立聽,賓主問答,激揚宗要。此外還有關於禪院事務的種種規定,此即所謂《百丈清規》。但該書在宋時就失傳了,別行宗賾所編《禪苑清規》。元代朝廷令百丈山德煇重編,至元元年 (1335) 頒行,書名《敕修百丈清規》,八卷,但已全非百丈原來的面目了。明永樂...
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五戒之一。後來道教亦承繼這項戒律。凡是殺死有情識的生命,包括親手去殺,教唆人去殺害,以及稱讚殺生的行為均屬之。《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下》:「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修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徒虔誠的學習教義,並將教義貫徹於自己的行動中。[例]修道的人要切實遵守戒律
本我_自我_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養後而逐漸形成的。它是依據「完美原則」而行,代表傳統價值和道德觀念,也是人格中的仲裁者,個人的道德戒律與是非善惡的判斷標準皆由此裁定,代表理想而非現實。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羯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團依照戒律的規定,處理僧侶個人或僧團事務的各種活動。為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為「業」或「辦事」。羯磨和業梵語雖同一字,但在漢譯佛典中不只是音譯和意譯的差別,用法也不同。如:「懺悔羯磨」、「受戒羯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