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尤有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過分的情況。如:「這個人本就可惡,尤有甚,竟把各方捐款占為己有。」
肉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食,吃肉的人,比喻享有厚祿的高官。肉食鄙指有權位的人眼光短淺。《左傳.莊公十年》:「肉食鄙,未能遠謀。」
士為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知心朋友不惜犧牲生命。漢.劉向《說苑.卷六.復恩》:「生我父母,知我鮑子也。士為知己死,而況為之哀乎!」《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嗟乎!士為知己死,女為說己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不定的連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或因一句話上,成就了一家兒夫婦;或因一紙字中,拆散了一世的姻緣。」
2.或許、或是。《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處,或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紅樓夢》第四八回:「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
3.有人、有些人。《南史.卷三一.張裕傳》:「居室豪富,伎妾盈房。或譏其衰暮畜伎。」
來說是非,便是是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愛搬弄是非的人,本身就是製造是非的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回:「來說是非,便是是非人。這個字不可用,也在天師身上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另一個原因或事項。《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既然讀書,曉得了道理,自己可以自立,那個敢欺負他?再,世故熟悉,做得成事業,講得來平權,再沒有悍妒等類的性情。」
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智的人,通達事理,周流無滯,像水一般活躍而富於變化,故喜好水。語出《論語.雍也》:「知樂水,仁樂山。」
如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射義》:「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如堵牆。」形容觀看的人很多,像圍牆一樣。《周書.卷二一.尉遲迥傳》:「孝寬等軍失利而卻,鄴中士女,觀如堵。」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慧的人不易被迷惑。「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子罕》:「知不惑,仁不憂,勇不懼。」
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不言」是說有真知的人,了解言語概念的功能有限,因此不會多言;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不言,言不知。」根據老子學說,真理實相抽象普遍,難以用有限的言辭明白表達。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道是形上普遍的原理,言語名辭只是約定而成,因時制宜,不能表達真理。因此老子主張 「希言」、「貴言」、「不言」。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言語不足恃的道理,不會多言;反之終日喋喋不休的人,一定是不明道理、沒有真知的人。莊子承襲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天道篇〕,以輪扁斵輪的故事(參見「輪扁斵輪」),說明「知不言,言不知」的道理。在〔知北遊篇〕,更假借寓言,表明去知不言態度。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