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為古文家,龔自珍在當時更有名。他的古文著名的一部分是所謂“以經術作政論”,“往往引《公羊》義譏切時政,詆排專制”。如《乙丙之際箸議第七》的改革說,《乙丙之際箸議第九》的三世說,都是明顯的公羊學說的應用。這就是使學術思想與現實政治聯繫,引古喻今,以古為用。此類政論文,雖系發表政見,但題為“箸議”,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們只是概括現象,指出問題,而表現含蓄渾括,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戰鬥性。一些直率批判揭露的論文如《明良論》等也屬於這一類。另一部分是借題發揮、寓言式的小品文。如《尊隱》、《捕或》等。它們形式多樣,內容廣泛,...
志存開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命,上天受予帝王之位的偉大使命。《詩經.大雅.既醉》:「君子萬年,景命有僕。」唐.魏徵〈論時政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並沒有達到內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大多是應酬文字,也有些是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表現對人民的同情。有些寫景、記敘的文章,即事抒情,真切動人,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結構精巧,波折多變。 評價游國恩先生在評價歸有光散文特色時說:「他把生活瑣事引到載道的古文中來,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聯繫,因而也寫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此外,女性行狀的文體始於宋代,是當時新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然而,歸有光〈先妣事略〉堪稱是先妣行狀的傑作。可是,歸有光〈先妣事略〉在此種文體發展中也是相當特別的作品。在先妣行狀長篇...
看守內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制國家中,當國會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投票案後,在新內閣未組成前,暫由原內閣執政,或另組臨時政府。也稱為「看守政府」。
美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得以維持相對物價的穩定,美援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再者,美援對台灣往後的經濟發展也有相當影響。依當時政府財力,喊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美元金額就佔了一半,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美元金額也佔了4成,對基本設施建設的幫助很大。此外,美國經濟援助創造了重要的科技移轉的機會,並支持50年代初期的進口替代政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韓戰英文關鍵字:Korean War 出處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下),1999年,頁44。玉山社出版事業...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體現儒學和注重教化的思想,既能直陳時弊,發表政見,又表達坎坷命途,內容非常充實,緊緊地結合了古文與時政。他稟承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無論從理論與實踐都為第二次古文運動做了榜樣。王禹偁的著名作品有《待漏院記》,當中以生動語言描寫有賢德的、奸惡的、沒才幹的宰相在上朝前的心態,既有讚揚又有指責,有義正嚴詞,卻又帶點諷刺,手法非常突出。在《唐河店嫗傳》,王禹偁寫邊境老婦以自己的機智撲殺外敵,後來議論邊防政務,制定策略,切中時弊。在《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中,結合駢文散文,既保留古文的流暢,駢體的對稱,鏗鏘的音調,更描寫出貶...
魯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192...
諷諭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諷刺當時政治或社會,以曉諭當政者或社會大眾覺悟的詩歌。如唐白居易即善作此類詩。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楊杏佛等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4年4月,林語堂創辦由他主編的《人間世》,用諷刺文學抨擊時政。此間,應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之約,林語堂寫成了《吾國與吾民》一書,後在美國出版,很快成為暢銷書。1936年8月,林語堂舉家遷居美國紐約。林語堂遷居美國後,應庄台公司華爾希之約,寫成《生活的藝術》一書,介紹中國人是如何品茗、行酒令、養花蓄鳥、觀山玩水的。該書出版後,風靡一時,成為1938年全美最暢銷的讀物,其後重印了四十多版,譯成十八國文字,各種版本同樣暢銷,歷久不衰,一舉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1938年,林語堂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