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禮經》出於秦火之後,殘闕脫漏,所存無幾。至漢,諸儒各執所見。後人所宗,惟鄭康成、王子廱,而二家自相矛盾。」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傳,累遷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職官名,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 (8) 祖: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尚書《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余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祭祀、供奉。《新唐書.卷一一.禮樂志一》:「孟春吉亥,享先農,遂以耕籍。」《西遊記》第三回:「殺牛宰馬,祭天享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刷洗清潔。通「拭」。《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時主持祭禮的人。《禮記.曾子問》:「祫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
3.祭祀所唸的禱告詞。《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遼史.卷四九.禮志一》:「閤門使讀祝訖,復位坐。」
犧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例]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犧牲,以牛、羊、豬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祭祀的儀式,酌酒灑地以告神。《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罍,鬱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文選.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