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要他們母子如何過活?於是便上書皇帝,要求與劉禹錫調換,還說如果造成朝廷的麻煩,他願意再受更嚴厲的懲罰。他的好朋友韓愈非常欽佩柳宗元的義氣,在為他寫的墓誌銘中提到這件事。說一般人在平常相處時,都表現的很融洽,發誓要與對方同生共死。一旦朋友有了危難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
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晉文公認為冀缺的父親有罪,是不能任用的。臼季說:「父親的過失,是不應該再牽連子女的。像古時候舜因為懲罰有罪,流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如果前進的時候不聽命令,後退的時候不怕處分,那麼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到了出征的時候,越國的人都互相勉勵,表示服從。作父親的勉勵他的兒子,當哥哥的勉勵他的弟弟,作妻子的勉勵她的丈夫,大家都說:「這樣的國君,誰能不為他效死呢?」由於全體將士鬥志十分高昂,終於打敗了吳王夫差,滅掉了吳國。後來《國語》中的「匹夫之勇」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人有勇無謀。
|
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懲罰。如:「依法究辦」、「嚴辦」、「查辦」。《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費褘傳》:「君信可人,必能辦賊者也。」
|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武后命酷吏來俊臣審問周興,來俊臣遂因與周興對食之際,假意向周興請教刑求之道,周提出「請君入甕,再以炭火烤之」的方法。後來俊臣遂以此法懲治周興。見《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來俊臣傳》。後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聊齋志異.卷十.席方平》:「即燒東壁之床,請君入甕。」也作「請公入甕」、「請兄入甕」。
|
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讚、表揚。與「懲」、「罰」相對。如:「誇獎」、「過獎」、「嘉獎」。
|
柯爾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合社會習俗或社會規範的問題。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取向-只從表面行為後果的好壞。盲從服從權威,旨在逃避懲罰。兒童之所以會服從,不是因為他確實知道它該遵守社會規範,而只表示他惟恐受到懲罰才服從的。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只按行為後果是否帶來需求的滿足以判斷行為的好壞。是利益交換的心態,他幫助別人是因為希望別人也幫助他。而且在利益交換時總希望得到者比付出者多。第二期 習俗道德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九歲以上到成...
|
河東獅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醋性大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拿著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牆壁(當然她不敢打陳慥,否則就會遭到休妻的懲罰)弄得陳慥很是尷尬。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慥: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比喻威嚴。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至今仍然是兇悍妻子的形容詞。 解釋 比喻妻子兇悍,大吵大鬧。 詞意 相似:畏妻如虎相反:內助之賢 例句 王太太常常河東獅吼,讓王先生不太願意回家...
|
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懲罰、懲治。《韓非子.姦劫弒臣》:「聖人之治國也,賞不加於無功,而誅必行於有罪者也。」
|
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戒。如:「懲乂」。《新唐書.卷一○○.列傳.裴矩》:「太宗即位,疾貪吏,欲痛懲乂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