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諳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ㄡˊㄒㄧㄒㄧㄠˇㄖㄨˊ:「ㄕㄡˊ」、「ㄅㄨˋㄕㄨㄟˇ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n
解釋:
  1. 熟悉、知曉。
    【例】他不諳水性,無法享受戲水的樂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n
解釋:
[動]
1.熟悉、知曉。如:「不諳水性」。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老殘遊記》第一四回:「只因但會讀書,不諳世故,舉手動足便錯。」
2.記、誦。《後漢書.卷三三.虞延傳》:「其陵樹株櫱,皆諳其數。」《南齊書.卷三九.陸澄傳》:「令君少便鞅掌王務,雖復一覽便諳,然見卷軸未必多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