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卷軸 - 教育百科
ˋ
ˊ
juàn zhó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àn zhóu
解釋:
卷,可以捲起的書畫。軸,書卷的軸桿。卷軸泛指書籍或帶軸的書畫。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至於制作,積成卷軸。」也稱為「卷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卷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潘美月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卷軸是指古代的紙寫圖書而言。唐以前的紙幅就前代的記載及近代發現的遺物來看,大抵高不過一呎,長不過一呎半至兩呎。為了模倣帛書的形制,於是將若干張紙以漿糊粘成長幅,紙與紙的接合處,通常有押縫或印章,在末端附一根軸捲起來收藏,所以稱為卷軸。卷軸圖書每一卷是一單位,一本書可能是一卷或數卷,視內容長短而定。為了便於直行書寫,使行與行有間隔空隙,用鉛將紙上下畫線分別界欄,寬度與簡牘相仿,恰好能容一行,即唐人所謂的邊準,宋人所謂的解行,明清以來所謂的絲欄,展開卷子,一行行的文字,就好像簡冊的編連一樣。
  卷子書寫有一定的格式,通常每卷起首寫篇名,如果一書不止一卷,還要寫明卷次。下面空數字,再寫全書總名,再空數字,寫撰者姓名,這就是所謂「小題在上,人題在下,撰人姓名又在大題之下。」全書末尾,往往有一行,為抄書者姓名、年月和地點,有時還記寫書的原因。這些都為印刷術發明後的雕版書籍承襲了下來。
  卷軸圖書,卷心用軸,以便於舒卷,卷子中間的軸,通常是竹木製的,露在外邊的兩端,往往有用琉璃、玳瑁、象牙、珊瑚、紫檀、雕漆,甚至用金玉等貴重材料來裝飾。有時甚至以此來區別圖書。據〔隋書經籍志〕的記載,隋煬帝即位以後,將祕閣藏書區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又據〔玉海〕所載,唐玄宗開元時藏於集賢院的書,經書用細白牙軸、黃帶、紅牙籤,史書用細青牙軸、褾帶、綠牙籤,子書用紫檀軸、紫帶、碧牙籤,集部書用綠牙軸、朱帶、白牙籤。這也就是清代〔四庫全書〕封面用四種顏色來區別經史子集的張本。以上所舉二例,乃是帝王用來表示闊綽,而其圖書又全是珍品,所以裝軸亦備極奢侈。至於一般人家,普通都用木質或竹質的軸。稍為講究一點的,就把軸的兩端鑲飾起來。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曾說:「褚河南監制之卷,率紫檀軸首,白檀身。」就是一例。近代在敦煌石室發現的南北朝時代的卷子,其中的軸有些是用漆木做的,有些是用細竹做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卷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