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末日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mò r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ò rì
解釋:
  1. 基督教稱世界即將滅亡的那一天。一般泛指生命結束或滅亡的日子。
    【例】把失戀當成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實在沒有必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末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ò rì
解釋:
基督教稱世界最後滅亡的一天。一般泛指生命結束或滅亡的日子。如:「假使國際之間,不能禁止核試;一旦發生核子戰爭,那將是人類的末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末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末日亦稱為「世界末日」,是基督教的教義之一;認為現實的世界充滿罪惡,沒有可能再加以改善與挽回,故至終有一天上帝要毀滅這個世界,而世界最後終結之日,就是末日了。在基督教教義中,還指稱當世界末日來臨後,上帝將審判一切的死去之人,和當時仍然活著的人,分別出信與不信者,信者升入天堂享永福,不信者受罰入地獄,受永刑,故稱之為「末日審判」或「最後審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末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末路、絕路、厄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