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湮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湮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n |
解釋:
[動] 1.沒落、埋沒。《說文解字.水部》:「湮,沒也。」如:「古蹟湮滅」、「湮沒無聞」。 2.堵塞。通「堙」。《莊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形] 久遠。《新唐書.卷一一○.諸侯蕃將傳.李多祚傳》:「後入中國,世系湮遠。」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ān |
解釋:
(一)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湮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ㄧㄣ 1. 沒落、埋沒。如:「古蹟湮滅」、「湮沒無聞」。《說文解字.水部》:「湮,沒也。」《國語.周語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晉.潘岳〈楊仲武誄〉:「如何短折,背世湮沉,嗚呼哀哉!」 2. 堵塞。通「垔」。《莊子.天下》:「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卷一七.徽政院使張忠獻公神道碑》:「山夷川湮,茲銘不磨。」 ㈡ㄧㄢ,ㄧㄣ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ㄧㄣ ㈡ㄧㄢ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湮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