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問三不知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ī wèn sān bù zh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變)
漢語拼音: yī wèn sān bù zhī (變) yí wèn sān bù zhī
解釋:
  1. 從頭至尾全部都不知道。語本《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例】事情發生時他並不在場,實情如何,他當然一問三不知。
  2. 假裝不知道而故意不回答。
    【例】他打算只要有人問起這件事,就來個一問三不知,推個乾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一問三不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wèn sān bù zhī
解釋:
三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知。一問三不知語本《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是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指從頭至尾全部都不知道。《紅樓夢》第五五回:「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也難十分去問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問三不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詞條 三不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