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螹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ㄏ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jiànqi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解釋:
[名]
1.一種介蟲。《說文解字.虫部》:「螹,螹離也。」清.段玉裁.注:「張揖曰:『其形狀未聞。』按:許以此次於蠵、蠏二篆間,必介蟲之類。」
2.參見「螹胡」條。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ㄢˋ

1. 介蟲之屬。《說文解字.虫部》:「螹,螹離也。」清.段玉裁.注:「張揖曰:『其形狀未聞。』按:許以此次於蠵、蠏二篆閒,必介蟲之類。」《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蛟龍赤螭,䱎䲛螹離,鰅鱅鰬魠,禺禺鱋魶,揵鰭擢尾,振鱗奮翼,潛處于深巖。」

2. 「螹胡」:猿屬。《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螹胡豰蛫,棲息乎其閒。」唐.司馬貞.索隱:「張揖曰:『獑胡似獼猴,頭上有髦,腰以後黑。」

㈡ㄑㄧㄢˊ,ㄐㄧㄢˋ之又音。

注音: ㈠ㄐㄧㄢˋ ㈡(又音)ㄑ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