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禿鶖 - 教育百科
禿
  • 漢語拼音 tū qi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ū qiū
解釋:
1.動物名。鳥綱鷲形目。頭頸皆無毛。狀如鶴大,色蒼灰,善與人鬥,好啖蛇,性貪惡。也作「鵚鶖」。
2.後借以為譏笑禿髮的人。《資治通鑑.卷一四一.齊紀七.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羊闡入臨,無髮,號慟俯仰,幘遂脫地,帝輟哭大笑,謂左右曰:『禿鶖來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禿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