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拾塵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shí ché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chén
解釋:
相傳孔子困於陳、蔡間,七日不得食,顏回索米煮飯,熟時,孔子見顏回偷吃,遂借夢以問,回即答因煤灰沾米,不忍丟棄,所以把它吃下去。典出《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後以拾塵比喻誤會。晉.陸機〈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孔顏。」《舊唐書.卷一五九.韋處厚傳》:「蓋曾參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拾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