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線典藏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敏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線典藏制是按照文獻利用率的高低和新舊程度,結合服務方式,將藏書畫分為三個層次而組成的一、二、三線書庫的布局體制。第一層次為一線書庫,是開架輔助書庫,包括開架外借處輔助書庫和開架閱覽室輔助書庫,其藏書是利用率最高、針對性最強或者最新出版的文獻,供開架閱覽。第二層次為二線書庫、是閉架或半開架輔助書庫,其藏書是利用率較高,參考性較強或近期出版的文獻,供查目借閱。第三層次為三線書庫,是典藏書庫,其典藏是利用率低的近期文獻,過期失效文獻,資料性文獻及內部備查參考文獻等,不對一般讀者開放,各線書庫之間存在增加新書和剔除滯書的動態聯繫。畫分不同層次藏書的關鍵是確切測定文獻的利用率,主要方法有時限法、統計分析法和經驗法。三線制的布局條件是:必須實行分科開架借閱體制,並從滿足讀者對圖書文獻不同需求的角度著想。離開這種體制和思想是難以實行三線典藏制度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線典藏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