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牌面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pái mi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i miàn
解釋:
1.元代用來獎勵的功牌。《元史.卷四十四.順帝本紀七》:「甲午,以太不花為湖廣行省左丞相,總兵招捕湖廣、沔陽等處,湖廣、荊襄諸軍悉聽節制,給還元追奪河南行省丞相宣命,仍給以功賞宣敕、金銀牌面。」
2.元代朝廷發給出使大臣的證明文件。《元史.卷一○一.兵志四》:「使臣無牌面文字,始給馬之驛官及元差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面,而不給驛馬者,亦論罪。」
3.麻將、紙牌等牌具的正面。如:「牌面有五張同樣花色連號的牌子,叫做『同花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牌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