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勃窣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bó s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ó sù
解釋:
1.匍匐慢行。《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於是乃群相與獠於蕙圃,媻姍勃窣,上金隄。」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既而風馳雨驟,山深路僻,兩人者勃窣其間,覺樹影溪聲俱有靈幻之氣。」
2.形容人言談詞采繽紛。《晉書.卷七五.列傳.張憑》:「帝召與語,歎曰:『張憑勃窣為理窟。』即用為太常博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勃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