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化學激光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emiluminescenc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利用化學反應,將分子中之電子由基態躍遷至激發態,該電子回到基態時,躍遷之能量以可見光或是紫外光之型式釋放,依此原理量測物質濃度稱之為化學激光法。如利用乙烯與臭氧化學反應以測定大氣中臭氧濃度的自動監測器即為一典型化學激光法設備,但由於乙烯鋼瓶的潛在危險性,現已不常使用。目前利用化學激光法的儀器主要做大氣中氮氧化物的監測,儀器中以臭氧產生器產生臭氣,並與大氣樣品中的一氧化氮反應:
  NO+O3→NO2*+O2
  NO2*→hν+NO2
  NO2*是激發態的二氧化氮分子,其回到基態所放射的輻射強度乃與樣品中的一氧化氮濃度成正比,依此即可訂出一氧化氮之濃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化學激光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