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天后宮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dà tiān hòu g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tiān hòu gōng
解釋:
臺灣一級古蹟,位於臺南市。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府邸,建於明永曆十七年(西元1663)。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施琅舉兵侵臺,延平邵王國遂亡。施琅以其得順利渡海入臺乃係媽祖庇佑,遂奏請崇祀,因此乃就寧靖王府邸重修,祀媽祖於正殿,後稱天后宮。此廟所存清代匾額數冠全臺,其中有雍正、咸豐、光緒等皇帝墨寶,彌足珍貴,且廟中所存施琅平臺征事碑,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碑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天后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