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敕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ㄆㄨ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ch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ㄉㄞˋㄉㄧˋㄨㄤˊ˙ㄉㄜㄇㄧㄥˋㄌㄧㄥˋㄖㄨˊ:「ㄔˋㄌㄧㄥˋ」、「ㄔˋㄈㄥ」、「ㄔˋㄇㄧㄥˋ」、「ㄔˋㄓˇ」。
  2. ㄉㄠˋㄕˋㄒㄧㄝˇㄗㄞˋㄈㄨˊㄓㄡˋㄕㄤˋㄧˋ使ㄕˇㄍㄨㄟˇㄕㄣˊ˙ㄉㄜㄇㄧㄥˋㄌㄧㄥˋㄖㄨˊ:「ㄋㄧㄢˋㄓㄡˋㄕㄠㄔˋ」。
  3. ㄍㄠˋㄐㄧㄝˋㄖㄨˊ:「ㄕㄣㄔˋ」、「ㄐㄧㄝˋㄔ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ì
解釋:
  1. 告誡。
    【例】申敕、君臣相敕
  2. 帝王的詔令。
    【例】詔敕、密敕
  3. 道士用在符上驅役鬼神的命令。
    【例】念咒燒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ì
解釋:
[動]
1.告誡、命令。如:「申敕」。《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2.謹慎修持。通「飭」。《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能敕身率下。」
[名]
1.帝王的詔書。如:「詔敕」。《新唐書.卷三六.百官志一》:「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一曰制,二曰敕,三曰冊,天子用之。」
2.道士用在符咒上驅役鬼神的命令。如:「令咒燒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告誡、命令。如:「申敕」。段注本《說文解字.攴部》:「敕,誡也。」《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三國志.卷二○.魏書.武文世王公傳.中山恭王袞》:「袞憂懼,戒敕官屬愈謹。」

2. 帝王詔書。如:「詔敕」。《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一曰制,二曰敕,三曰冊,天子用之。」唐.白居易〈新樂府.繚綾〉:「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水滸傳》第一回:「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不敢久停。」

3. 道士用在符咒上驅役鬼神的命令。如:「令咒燒敕」。

4. 謹慎修持。通「飭」。《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敕身齋戒,施教申申。」《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能敕身率下。」

5. 栽植。段注本《說文解字.攴部》:「敕,……一曰臿地曰敕。」清.段玉裁.注:「此別一義,凡植物地中謂之葘。」

注音: ㄔ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