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可意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kě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ě yì
解釋:
1.中意、適意。唐.王建〈白紵歌〉:「此時但願君可意,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西遊記》第三回:「悟空笑道:『……你再去尋尋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龍王道:『委的再無。』」
2.快意、如意。宋.黃庭堅〈跋東坡論筆〉:「平生書字,每得諸葛筆,則宛轉可意。」
3.可愛。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我只道這玉天仙離了碧霄,原來是可意種來清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可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