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陀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ㄛˊㄐㄧㄠˋㄩㄥˋㄩˇㄖㄨˊ:「ㄈㄛˊㄊㄨㄛˊ」、「ㄇㄧˊㄊㄨㄛˊㄈㄛˊ」。
  2. ㄊㄨㄛˊㄌㄨㄛˊㄩㄥˋㄇㄨˋ˙ㄊㄡㄓˋㄔㄥˊㄓㄨㄟㄊㄧˇㄒㄧㄥˊㄓㄨㄤˋ˙ㄉㄜㄊㄨㄥˊㄨㄢˊㄒㄧㄚˋㄉㄨㄢㄧㄡˇㄐㄧㄢㄓㄣㄗㄞˋㄓㄨㄟㄊㄧˇㄕㄤˋㄖㄠˋㄕㄥˊ˙ㄗㄩㄥˋㄌㄧˋㄕㄨㄞˇㄔㄨㄌㄨㄛˋㄉㄧˋㄏㄡˋㄗㄞˋㄉㄧˋㄕㄤˋㄒㄩㄢˊㄓㄨㄢˇㄖㄨˊ:「ㄋㄧˇㄉㄚˇㄍㄨㄛˋㄊㄨㄛˊㄌㄨㄛˊ˙ㄇ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陀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ó
解釋:
  1. →陀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ó
解釋:
[形]
傾側、不平。參見「陂陀」條。
[名]
1.團狀物。《西遊記》第七四回:「把棍子望小妖頭上砑了一砑,可憐,就砑得像一個肉陀!」
2.一種玩具。參見「陀螺」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團狀物。《西遊記》第七四回:「把棍子望小妖頭上砑了一砑,可憐,就砑得像一個肉陀!」

2. 「陂陀」:傾側、不平。《廣韻.平聲.歌韻》:「陀,陂陀,不平之皃(貌)。」《爾雅.釋地》:「陂者曰阪。」晉.郭璞.注:「陂陀,不平。」漢.司馬相如〈子虛賦〉:「罷池陂陀,下屬江河。」

3. 「陀螺」:一種木製圓錐形玩具。下有鐵尖,纏繞繩索,急甩而出,落地後可直立旋轉。

注音: ㄊㄨ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