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吻斑石斑魚 - 教育百科
吻 | |
斑 | |
石 | |
斑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吻斑石斑魚 |
英文名: | Epinephelus spilotoceps |
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1-3.6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6-9+16-18。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9-69;縱列鱗數86-100。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淡色,滿佈小於瞳孔之六角形暗斑,斑間隔極狹而形成白線條。體背沿背鰭基底至基底有5個黑斑,前四個延伸至背鰭;眼後無黃褐色斑點。各鰭均具暗色斑點及白色線條。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目前發現於南沙群島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