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 - 教育百科
麥 |
|
- 部首 麥
- 部首外筆畫 0畫
- 總筆畫 11畫
- 漢語拼音 mài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一種穀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種類很多。其中,小麥可以磨製麵粉,大麥可用來炊飯煮粥、製造麥芽糖。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à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ài |
解釋:
[名] 1.禾本科植物的通稱。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用來磨麵粉,製糖或釀酒。種類甚多,有黑麥、燕麥、小麥、大麥等。 2.姓。如隋代有麥鐵杖。 3.二一四部首之一。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ò |
解釋:
(一)之讀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be̍h
|
解釋:
|
|
同義詞: | 麥仔 |
音讀: | Be̍h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語音)ㄇㄞˋ 1. 禾本科植物之通稱。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用來磨麵粉,製糖或釀酒。種類甚多,有黑麥、燕麥、小麥、大麥等。《說文解字.麥部》:「麥,芒穀。秋穜厚薶,故謂之麥。」 2. 姓。如隋代有麥鐵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ㄇㄛˋ,ㄇㄞˋ之讀音。 |
|
注音: | ㈠(語音)ㄇㄞˋ ㈡(讀音)ㄇㄛ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麥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