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喀斯特景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arst landscape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喀斯特地形散布于地表之殘丘、孤峰與石林,地勢挺拔,形態奇麗,而隱藏于地表下之岩洞,通過溶蝕,洞頂水滴含有碳酸鈣,蒸發之後,二氧化碳隨之消失,即可形成或懸或立之石鐘乳、石筍與石柱。洞與洞間,互相連接而成岩溝,以及洞石廣闊之灰岩盆地,諸如此類之特殊地形,即為喀斯特景觀。我國桂林、陽朔一帶,石山映帶綠水,倒影搖波,景色如畫,雲南境內,屹立地平鬼斧神工之大小石林與充滿神秘色彩之觀光熱門景點阿盧古洞,均屬喀斯特景觀。見喀斯特地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喀斯特景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