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象限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xiàng xià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g xiàn
解釋:
  1. 數學上指一平面上,兩條相互垂直的線,將平面分割成的四個部分。由右上方開始,依反時針方向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象限。
    【例】兩條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一個象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象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g xiàn
解釋:
數學上指一平面上,兩條相互垂直的線,將平面分割成的四個部分。由右上方開始,依反時針方向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象限。也稱為「分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象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uadrant
作者: 張幼賢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數學名詞釋義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x軸與y軸將平面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稱為一個象限。右上區域稱為第一象限、左上區域稱為第二象限、左下區域稱為第三象限、右下區域稱為第四象限,如圖所示。
若點P(a,b)在第一象限,則a >0且b >0;
若點P(a,b)在第二象限,則a <0且b >0;
若點P(a,b)在第三象限,則a <0且b <0;
若點P(a,b)在第四象限,則a >0且b <0。
備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象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