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塔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ㄛˊㄐㄧㄠˋㄧˋㄓㄨㄥˇㄨㄞˋㄒㄧㄥˊㄍㄠㄦˊㄐㄧㄢ˙ㄉㄜㄐㄧㄢˋㄓㄨˊㄨˋㄖㄨˊ:「ㄅㄠˇㄊㄚˇ」。
  2. ㄈㄢˋㄓˇㄨㄞˋㄒㄧㄥˊㄍㄠㄐㄧㄢㄒㄧㄤˋㄊㄚˇㄧˊㄧㄤˋ˙ㄉㄜㄐㄧㄢˋㄓㄨˊㄨˋㄖㄨˊ:「ㄉㄥㄊㄚˇ」、「ㄊㄧㄝˇㄊㄚˇ」、「ㄊㄚˇㄊㄞˊ」、「ㄕㄨㄟˇㄊㄚˇ」、「ㄐㄧˋㄋㄧㄢˋㄊㄚˇ」、「ㄐㄧㄣㄗˋㄊㄚˇ」。
  3. ㄧˋㄓㄨㄥˇ西ㄒㄧㄕˋㄉㄧㄢˇㄒㄧㄣㄖㄨˊ:「ㄉㄢˋㄊㄚˇ」、「ㄕㄨㄟˇㄍㄨㄛˇㄊ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源自印度的建築物。形高而頂尖,多建在佛寺內用來收藏舍利、佛像、經卷等。層數多為單數,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
    【例】雷峰塔 △佛圖、浮圖、浮屠、窣堵波
  2. 高聳而形狀似塔的建築物。
    【例】燈塔、水塔
  3. 上層無皮露餡的西式點心。§英tart
    【例】蛋塔、椰子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形高頂尖的建築物,築於佛寺內用以藏舍利和經卷等。源出於印度。層數多為單數,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也稱為「佛圖」、「浮圖」、「浮屠」、「窣堵波」。
2.高聳而形狀似塔的建築物。如:「燈塔」、「水塔」、「瞭望塔」、「金字塔」。
3.一種西式點心。為英語tart的音譯。指上層無皮露餡的小甜餅或水果派。如:「蛋塔」、「椰子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形狀高大、頂端成尖形的建築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ㄚˇ

1. 形高頂尖之佛教建築物。築於佛寺內,用以藏舍利和經卷等。大徐本《說文解字.土部.新附》:「塔,西域浮屠也。」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宋.蘇轍〈功臣寺〉詩:「晚陰生林莽,落日猶在塔。」或稱為「佛圖」、「浮圖」、「浮屠」、「窣堵波」。

2. 高聳似塔之建築物。如:「燈塔」、「水塔」、「瞭望塔」、「金字塔」。

3. 一種餡料上層外露之西式點心。為英語tart之音譯。如:「蛋塔」、「椰子塔」。

4. 擬聲詞。象物體墮落聲。《集韻.入聲.盍韻》:「塔,物墮聲。」

㈡ㄊㄚ

@C01706

注音: ㈠ㄊㄚˇ ㈡ㄊ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