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願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ˋㄒㄧㄤˋㄑㄧˊㄨㄤˋㄖㄨˊ:「ㄒㄧㄣㄩㄢˋ」、「ㄩㄢˋㄨㄤˋ」、「ㄓˋㄩㄢˋ」、「ㄖㄨˊㄩㄢˋㄧˇㄔㄤˊ」。
  2. ㄓㄨˋㄈㄨˊㄒㄧㄨㄤˋㄖㄨˊ:「ㄉㄢˋㄩㄢˋ」、「ㄩㄢˋㄋㄧˇㄔㄤˊㄇㄧㄥˋㄅㄞˇㄙㄨㄟˋ。」
  3. ㄍㄢㄒㄧㄣㄌㄜˋㄧˋㄖㄨˊ:「ㄩㄢˋㄧˋ」、「ㄒㄧㄣㄍㄢㄑㄧㄥˊㄩ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àn
解釋:
  1. 心中的希望或期望。
    【例】心願、許願、如願以償
  2. 希望、期待。
    【例】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3. 甘心、樂意。
    【例】自願、心甘情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àn
解釋:
[名]
希望、期望。如:「心願」、「志願」、「許願」、「如願以償」。《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動]
1.希望、期待。如:「但願」、「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固煩言不可結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2.甘心、樂意。如:「願意」、「心甘情願」。《孟子.公孫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3.欽羨、傾慕。《荀子.榮辱》:「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韓非子.忠孝》:「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uā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希望。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