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ˋㄏㄜˊㄖㄨˊ:「ㄧㄡˇㄖㄣˊㄨㄣˋㄎㄨㄥˇㄗˇㄕㄨㄛ:『ㄗˇㄒㄧㄅㄨˋㄨㄟˊㄓㄥˋ?』」
  2. ㄒㄧㄌㄨㄛˋㄐㄧㄒㄧㄠˋㄔㄠˊㄋㄨㄥˋㄖㄨˊ:「ㄊㄚㄅㄟˋㄓㄨˇㄍㄨㄢˇㄉㄤㄇㄧㄢˋㄒㄧㄌㄨㄛˋㄧˋㄈㄢㄋㄢˊㄎㄢ˙ㄉㄜㄎㄨ˙ㄌㄜㄑㄧˇㄌㄞ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奴隸、僕役。
    【例】奚僮、小奚、奚奴
  2. 何、什麼。
    【例】奚故、奚適
  3.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奴隸、僕役。如:「奚僮」、「小奚」。《周禮.天官.冢宰》:「酒人俺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漢.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
2.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東胡族,本名「庫莫奚」,至隋朝始稱為「奚」。其地東北接契丹,西毗突厥,南臨白浪河,北接霫國。後為契丹所併。
3.地名。春秋時魯地,為奚仲之邑。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滕縣東南。
4.姓。如明代有奚銘。
[副]
為何、為什麼。表示疑問的語氣。《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韓非子.和氏》:「子奚哭之悲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