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桐雙尾蛾 - 教育百科
泡 | |
桐 | |
雙 | |
尾 | |
蛾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泡桐帶雙尾蛾Chaetoceras paulowniana頭頂為褐色,前額為黑褐色,下唇鬚為深褐色,散布著黑色斑點並略向上彎曲;觸角為絲狀,背方為褐色,腹方為黃褐色,在雄蟲較粗扁。胸部為褐色。足為褐色,前足為黑褐色。腹部的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褐色;雄蟲腹部長度與後翅差不多,雌蟲則略短。前翅為褐色,亞外緣線為黑色與外緣間為黑色,後中線為黑褐色,腹面為褐色,外緣附近散佈著黑色碎斑,中央處有一黑色帶紋,而前翅形狀為長三角形,頂角尖銳。後翅顏色與前翅相同,M3下方有一黑點,後中線黑褐色,腹面顏色與前翅相同,散佈著黑色碎斑;而後翅略較前翅小,前緣基部略為凸出,中央向內凹陷,在Rs及M3處各有一尾狀突起,尾狀突起尖端尖銳。泡桐帶雙尾蛾,分布於臺灣北部、中部,海拔500~1500公尺的山區,成蟲喜於夜間活動,具正趨光性。天敵紀錄為寄生蜂Glyptapanteles sp.(Braconidae)一種,其餘生物特性不詳。寄主植物為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之臺灣泡桐。本種描述主要引用陳永杰(1997)碩士論文。 |
|
知識 1: "泡桐帶雙尾蛾Chaetoceras paulowniana頭頂為褐色,前額為黑褐色,下唇鬚為深褐色,散布著黑色斑點並略向上彎曲;觸角為絲狀,背方為褐色,腹方為黃褐色,在雄蟲較粗扁。胸部為褐色。足為褐色,前足為黑褐色。腹部的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褐色;雄蟲腹部長度與後翅差不多,雌蟲則略短。前翅為褐色,亞外緣線為黑色與外緣間為黑色,後中線為黑褐色,腹面為褐色,外緣附近散佈著黑色碎斑,中央處有一黑色帶紋,而前翅形狀為長三角形,頂角尖銳。後翅顏色與前翅相同,M3下方有一黑點,後中線黑褐色,腹面顏色與前翅相同,散佈著黑色碎斑;而後翅略較前翅小,前緣基部略為凸出,中央向內凹陷,在Rs及M3處各有一尾狀突起,尾狀突起尖端尖銳。泡桐帶雙尾蛾,分布於臺灣北部、中部,海拔500~1500公尺的山區,成蟲喜於夜間活動,具正趨光性。天敵紀錄為寄生蜂Glyptapanteles sp.(Braconidae)一種,其餘生物特性不詳。寄主植物為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之臺灣泡桐。本種描述主要引用陳永杰(1997)碩士論文。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泡桐雙尾蛾 | |
中文亞科名: | 雙尾蛾亞科 |
中文亞綱名: | 有翅亞綱 |
中文屬名: | 毛角雙尾蛾屬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燕蛾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總科名: | 燕蛾總科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科名: | Epipleminae |
拉丁亞綱名: | Pterygota |
拉丁屬名: | Chaetoceras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拉丁科名: | Uraniidae |
拉丁種小名: | paulowniana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uranioide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