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鋸尾副革單棘魨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鋸尾副革單棘魨
英文名: Paraluteres prionurus
描述:
體側扁而高。吻短,上緣線平直。眼大。鰓孔小,完全垂直,所有開口在體中線上方; 胸鰭在此線下方。恥骨不延伸至體表; 背棘無突起或小棘;尾柄上具向前延伸至臀鰭中央上方的極長剛毛,尾柄每側具4個倒棘;鱗片發育不好或幾乎無鱗,肉眼不易觀察,僅染色可見鱗片分布於頭上方;腹部側線與尾柄上每一鱗片具一隆起,無小棘存在,但尾柄鱗例外。背鰭第I硬棘弱,位於眼後緣正上方,棘全長被一延伸至背鰭軟條起點之棘膜包住;第二硬棘極小,不易發覺;無腹鰭;無腹鰭膜。體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體中央具四條垂直稍斜之黑褐色帶,第一條在眼上方,中央兩條在體中央自背鰭延伸至腹部漸變細,最末條在背鰭軟條後端向下延伸,但不至腹部;第三條褐色帶下方有一黑圓點;頰部下方具一較小鑲白圈之黑點;頭部具許多黑褐色點與細紋。背鰭膜黑色;尾鰭有一半圓形深色花紋;餘鰭鰭條白色。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歇爾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亞。台灣除西部及北部外均有分布。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