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葡萄:蔓生藤本植物。葉掌狀分裂,互生。花色黃綠,果實成串,呈紫或淡綠色,可食用,也可製酒。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
解釋:
參見「葡萄」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葡萄」: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屬,落葉大籐本。葉掌狀分裂,具長柄,互生,心狀圓形。花色黃綠,呈圓錐形。果實亦稱為「葡萄」,球形或橢圓形,呈紫或淡綠色,酸甜多汁,是常見水果,可釀酒。《明史.卷三二六.外國列傳七.忽魯謨斯》:「饒蔬果,有核桃、把耼、松子、石榴、葡萄、花紅、萬年棗之屬。」明.徐渭〈葡萄〉詩四首之三:「尚有舊時書禿筆,偶將蘸墨點葡萄。」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二齣:「淚珠兒溶溶滿觴,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釀。」亦稱為「蒲桃」、「蒲萄」、「蒲陶」。 |
|
注音: | ㄊㄠ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萄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