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石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án shí quān |
解釋:
地球內部分層構造中,凡軟流層之上屬更外部的層圈,稱為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部地函的最上部,也稱為「岩界」。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岩石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ithosphere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堅硬的地殼組成,介於軟至地表間的地球表層稱為岩石圈。大陸岩石圈較厚,約120公里,最厚的地方約為300公里;海洋岩石圈較薄,約65公里,最薄的地方在中洋脊,厚約60公里。全球岩石圈平均厚約100公里。 堅硬的岩石圈並非為環繞地球整體的一塊,而是由斷裂帶分割而外型彼此契合的許多塊所組成。單一的岩石圈板簡稱為板塊,受地函的熱對流作用,覆載於軟流圈之上緩慢移動,各板塊之間彼此聚合、分離、或水平錯動,即為板塊運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岩石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