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崟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yí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n
解釋:
參見「嶔崟」、「崟崟」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崟崟」:

 ⑴ 高大的樣子。《說文解字.山部》:「崟,山之岑崟也。」《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狀貌崟崟兮峨峨,淒淒兮漇漇。」

 ⑵ 繁茂的樣子。《楚辭.王逸.九思.憫上》:「叢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2. 「嶔崟」:山勢高險的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唐.白居易〈太湖石〉詩:「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亦作「嶔岑」。

注音: 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