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蹡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qiāngqià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g
解釋:
[動]
行走。《西遊記》第二○回:「八戒調過頭來,把耳朵擺了幾擺,長嘴伸了一伸,嚇得那些人東倒西歪,亂蹡亂跌。」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ng
解釋:
參見「踉蹡」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ㄧㄤ

行走。《說文解字.足部》:「蹡,行貌。」清.段玉裁.注:「按許蹡為行貌。蹌訓動也。然則禮言行容者皆蹡為正字、蹌為叚借字。《廣雅》:『蹡蹡、走也。』」《龍龕手鏡.足部》:「𨄚,或作。蹡,今。」《西遊記》第二○回:「八戒調過頭來,把耳朵擺了幾擺,長嘴伸了一伸,嚇得那些人東倒西歪,亂蹡亂跌。」《西遊記》第二三回:「在我家招了女婿,卻不強似做掛搭僧,往西蹡路?」

㈡ㄑㄧㄤˋ

「踉蹡」:走路歪歪倒倒之狀。《廣韻.去聲.漾韻》:「蹡,踉蹡,行不正貌。」《西遊記》第三二回:「原來是道路不平,未曾細看,忽被蓏蘿絆了個踉蹡。」《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乃起跨驢,踉蹡而行。」亦作「踉蹌」。

注音: ㈠ㄑㄧㄤ ㈡ㄑㄧ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