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附庸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fù yō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ù yōng
解釋:
  1. 本指附屬於諸侯或大國的小國,後泛指附屬於某物而存在者。
    【例】附庸國
  2. 附和他人的意見或行動以提高自身價值。
    【例】附庸風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附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ù yōng
解釋:
1.附屬於諸侯或大國的小國,藉著聽其指揮來得到庇護。《禮記.王制》:「附於諸侯曰附庸。」
2.附屬於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3.勉強附和他人的意見或行動。如:「有錢人家喜歡附庸風雅,訂做一些書櫃,卻放置酒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附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隸屬、寄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