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形成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mbarkeit, Formative Nature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主張人具有形成性者,最早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arbart, 1776~1841),因為他認為教育學的首要課題是學生的可塑性;而學生的可塑性可以透過陶冶的力量來改變,也可以透過陶冶的力量來形成,也就是說,人的本質具有形成性。
  教育人類學的理論確認,人的本質可以改變及形成,因此,教育就是促使人的本質不斷改變與不斷形成的過程。從發展與陶冶(教育)的觀點來看:(1)發展是一種改變:人不斷的發展,所以不斷地改變;(2)陶冶是一種形成:人不斷的接受陶冶,帶來不斷的成就(無論大小),那就是一種形成,成熟也是一種形成。改變與形成是相輔相成的,因為人的本質無法全然的改變,也不能沒有形成。
  「形成性」在教育人類學中是重要的觀點,例如習慣的形成、性格的形成、人格或品格的形成等,也都與形成性的論點有關,是人的本質中較有恆常性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形成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