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殤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g
解釋:
  1. 未成年而死。
    【例】殤子、夭殤、殤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g
解釋:
[名]
未成年而夭折稱為「殤」。《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未成年而夭折。《說文解字.歺部》:「殤,不成人也。」《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2. 非正常死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儀文降,未出而死。莽求其屍葬之,為起塚、祠室,諡曰瓜寧殤男。」南朝齊.謝朓〈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3. 指戰死者。唐.陳子昂〈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謝表〉:「將士同心,誓雪孟明之恥;殤魂共憤,思抗杜回之讎。」《清史稿.卷一一○.選舉志五》:「是使國殤飲恨於重泉,忠義灰心於臨事。」

注音: ㄕ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