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搊搜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chōu sō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ōu sōu
解釋:
1.勇猛。《董西廂》卷二:「細端詳,見法聰生得搊搜相:刁厥精神,蹺蹊模樣。」宋元《戲文輯佚.陳巡檢梅嶺失妻》:「君今聞非別崇纏,左道術,名申公,屬坤兌,獮猴狀,搊搜臉。」也作「搊颼」、「鄒搜」。
2.凶狠。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三折:「我是個殺人放火搊搜漢,則他這孝心腸感動我這鐵心腸。」
3.頑固。《董西廂》卷三:「老夫人做事搊搜相,做個老人家說謊。」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你個呆老子,暢好是忒搊搜。」也作「搊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搊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