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巵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òu zhī |
解釋:
1.古代一種有漏孔的圓形盛酒器。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故川源不能實漏巵,山海不能贍溪壑。」《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巵。」 2.漏洞。《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總論》:「至于漕項,惟收之便民而塞倉中之漏巵。」 3.豪飲之士。《洛陽伽藍記.卷三.報德寺》:「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道肅一飲一斗,號為『漏巵』。」 4.比喻權力外溢。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漏巵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