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方正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fāng zhè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g zhèng
解釋:
  1. 端正不歪斜,成正方形。
    【例】字體方正、格局方正
  2. 正直。
    【例】方正不阿、品行方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方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g zhèng
解釋:
1.德行嚴正不偏。漢.賈誼〈弔屈原文〉:「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性方正,雖居小殿暗室,恆理衣冠。」
2.漢代選舉科目名。漢.揚雄〈解嘲〉:「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
3.四四方方。《北史.卷九四.流求列傳》:「其男子用鳥羽為冠,裝以珠貝,飾以赤毛,形製不同。婦人以羅紋白布為帽,其形方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方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