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鼴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ǎn sh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鼴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ǎn shǔ |
解釋:
動物名。哺乳綱食蟲目。體為圓筒形,稍扁平。身長五寸許,毛黑褐色。眼極小,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嗅覺、聽覺特別敏銳。趾上鉤爪,適於掘土。捕食昆蟲為生。也稱為「田鼠」、「偃鼠」。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鼴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ast Asian Mole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Mogera insularis (Swinhoe, 1863) |
|
形態: 頭軀幹長8.7~12公分,尾長1.4~2公分。 |
|
分布: 中國大陸南部、海南島、台灣。 |
|
生態習性: 本屬原本被歸為與舊世界鼴鼠(Talpa)為同屬異名,但現為獨立一屬,主要差別在於本屬缺下犬齒,最後一顆下前臼齒較發達,可能取代下犬齒的功能。在台灣,鼴鼠普遍分布在平地到3,000公尺以上的各種棲地,包括森林、雜林、草地、耕地、花園等,擅挖掘地道,可由地表土道判定其存在,以蠕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
|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
|
目: 食蟲目(Order Insectivora) |
|
科: 鼹鼠科(Family TalP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鼴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