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春不老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chūn bù l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n bù lǎo
解釋:
1.「雪裡蕻」的別名。參見「雪裡蕻」條。《金瓶梅》第七五回:「一碟黃炒的銀魚,一碟春不老炒冬筍。」
2.紫金牛科紫金牛屬之一種常綠光滑灌木,葉倒卵形至披針形。繖形花序,花冠淡紫白色,五裂。漿果扁圓形,黑熟。原產亞洲南部,已馴化於臺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春不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春不老
英文名: Ardisia squamulosa
描述:
常綠小灌木至小喬木,株高2-4公尺,全株平滑;單葉,互生,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6-18公分,寬2-5公分,先端突尖,基部楔形,柄長0.8-1.5公分,全緣;繖形花序,腋生;花萼圓形,被腺點;花冠紫紅色,5裂,裂片闊卵形,被腺點;雄蕊5枚;漿果成熟時由紅色至紫黑色,扁球形,具腺點。
分布:
東南亞
作者: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